文成县峃口乡新联行政村里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叫黄坑。据《文成县地名志》介绍,该村因一条小溪涧而得名。这条小溪涧为什么要叫黄坑呢?原来该涧里许多石头都是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发着闪闪金光。在黄坑村和大垟培村之间的一座山腰里,有一个圆径4米深6米的大泥坑。当地农民叫它金牛洞,也有人叫金银洞。传说很早以前,有个采宝客发现这座山里有一头金牛。于是选好地点日子,挖了起来, 挖啊挖,果然挖到了金牛的尾巴,继而挖出屁股和后腿。因为不知道怎样捉住金牛,大家七手八脚用麻绳将金牛的后腿绑住往外拖,谁知金牛拖出山洞,只见一阵烟雾,金牛飞上了九天云霄,无影无踪。
黄坑和金牛洞的谜,不知传了几多年代,直到1958年,谜底终于揭破。
小炉群
1958年是大跃进年代,全民大办钢铁,提倡群众找矿报矿,大家都认为金牛洞中的石头呈黄色又发光,必定是金矿或是铜矿。当时县领导也很重视,即报请浙江省第7勘探队前来勘探,勘探队员们经过考证,认定金牛洞是在百余年前开矿的矿坑,可能因为没有找到矿脉而止废。即在洞四周及深处,继续勘探。于是在洞下20余米深处发现了铜矿。这一消息传开,大大鼓舞人心,怜在那火红的年代,真无异于火上浇油,整个县都沸腾起来。当即在金牛洞山脚一带(即现铜矿厂)建炉冶炼。当时用是是小高炉,每个炉只不过2米髙,以打铁匠用的风箱鼓风。这种小高炉子一下就筑了一百多个,招来工人一千多人。日夜轮班冶炼。加上勘探队还招来数百民工掘坑道、安装机器、开探矿石、运输矿石和物资,还有为工人生活服务的后勤人员和建厂房的建筑人员,总数达二三千人。这些人把附近几个村都住满了。炼铜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更是热闹非常。一百多只炉,同时开火,只见火光冲天,烟雾腾腾。
由于是土法冶炼,炼出的铜饼含有很多杂质,当时都运往绍兴加工的。同时,炼铜时排敢出来的浓烟,含有很多硫,因此,四周山头的植物包括树木蔬菜等,几乎全被熏枯死,大风把浓烟吹得很远,受灾的范围很广,连远离数十里外的公阳乡白石坑村山上的树木也难免株连。
鼎盛时期与衰落
1958年12月,文成县并入瑞安县,小高炉由大高炉所替代。一千多民工被遣散,仅留下120人。他们主要是挖矿石,并把精选的矿石卖给绍兴铜矿。到1959年下半年,铜矿厂已濒临关门海地步,许多工人到黄坦、百丈漈等地去作搬运工人。由于卖给绍兴的矿石,品位颇高,省里认为仍有开采价值。1960年,将铜矿收归省直接管理,由省投资,并增加400名工人,将大加垟培炼铜厂代号为浙江省203矿。矿内明确分采矿、选矿和炼矿三车间。1963年人员从345人减至168 人,矿井掘进306米,采矿石5千余吨,炼铜330吨,年产值达34万余元。当时采用较为先进的“洗法炼铜”。在此,曾先后召开省及全国(部份省市)的现场会议。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文成铜矿的鼎盛时期。
遗留下的厂房、设备以及人员先后办过药厂、水泥厂、 钾氮肥厂以至目前的建材广。
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