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 > 文史资料

文成铜矿厂点滴

  • 发布日期:2012-07-24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文成县峃口乡新联行政村里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叫黄坑。据《文成县地名志》介绍,该村因一条小溪涧而得名。这条小溪涧为什么要叫黄坑呢?原来该涧里许多石头都是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发着闪闪金光。在黄坑村和大垟培村之间的一座山腰里,有一个圆径4米深6米的大泥坑。当地农民叫它金牛洞,也有人叫金银洞。传说很早以前,有个采宝客发现这座山里有一头金牛。于是选好地点日子,挖了起来, 挖啊挖,果然挖到了金牛的尾巴,继而挖出屁股和后腿。因为不知道怎样捉住金牛,大家七手八脚用麻绳将金牛的后腿绑住往外拖,谁知金牛拖出山洞,只见一阵烟雾,金牛飞上了九天云霄,无影无踪。

黄坑和金牛洞的谜,不知传了几多年代,直到1958年,谜底终于揭破。

小炉群

1958年是大跃进年代,全民大办钢铁,提倡群众找矿报矿,大家都认为金牛洞中的石头呈黄色又发光,必定是金矿或是铜矿。当时县领导也很重视,即报请浙江省第7勘探队前来勘探,勘探队员们经过考证,认定金牛洞是在百余年前开矿的矿坑,可能因为没有找到矿脉而止废。即在洞四周及深处,继续勘探。于是在洞下20余米深处发现了铜矿。这一消息传开,大大鼓舞人心,怜在那火红的年代,真无异于火上浇油,整个县都沸腾起来。当即在金牛洞山脚一带(即现铜矿厂)建炉冶炼。当时用是是小高炉,每个炉只不过2米髙,以打铁匠用的风箱鼓风。这种小高炉子一下就筑了一百多个,招来工人一千多人。日夜轮班冶炼。加上勘探队还招来数百民工掘坑道、安装机器、开探矿石、运输矿石和物资,还有为工人生活服务的后勤人员和建厂房的建筑人员,总数达二三千人。这些人把附近几个村都住满了。炼铜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更是热闹非常。一百多只炉,同时开火,只见火光冲天,烟雾腾腾。

由于是土法冶炼,炼出的铜饼含有很多杂质,当时都运往绍兴加工的。同时,炼铜时排敢出来的浓烟,含有很多硫,因此,四周山头的植物包括树木蔬菜等,几乎全被熏枯死,大风把浓烟吹得很远,受灾的范围很广,连远离数十里外的公阳乡白石坑村山上的树木也难免株连。

鼎盛时期与衰落

195812月,文成县并入瑞安县,小高炉由大高炉所替代。一千多民工被遣散,仅留下120人。他们主要是挖矿石,并把精选的矿石卖给绍兴铜矿。到1959年下半年,铜矿厂已濒临关门海地步,许多工人到黄坦、百丈漈等地去作搬运工人。由于卖给绍兴的矿石,品位颇高,省里认为仍有开采价值。1960年,将铜矿收归省直接管理,由省投资,并增加400名工人,将大加垟培炼铜厂代号为浙江省203矿。矿内明确分采矿、选矿和炼矿三车间。1963年人员从345人减至168 人,矿井掘进306米,采矿石5千余吨,炼铜330吨,年产值达34万余元。当时采用较为先进的“洗法炼铜”。在此,曾先后召开省及全国(部份省市)的现场会议。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文成铜矿的鼎盛时期。 1963 6 1 ,文成大垟培炼铜厂改名为“文成铜矿”。省里也将管理权下放给温州地区。由于矿藏已经开采得差不多,领导把人员陆续调到平阳怀溪,去支援“平阳铜矿”。文成铜矿已基本上收场。1972 年曾先后分头到本县百丈漈、大峃镇岭脚、东家龙、余山等地去探找矿藏,却一无所得。至此,这个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厂矿,曾在文成县历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的铜矿,终于全部结束。

遗留下的厂房、设备以及人员先后办过药厂、水泥厂、 钾氮肥厂以至目前的建材广。

一个小插曲

1962 12 18 清晨4时许,铜矿厂动力车间第2号机组操作手余道池加油过满,溢出油箱外,流淌地面。余用垃圾等杂物去掩盖,然后将垃圾扫在一起,点燃取暖。谁知机油一下子烧开,在慌忙中用沾有油的扫帚去扑打,连扫帚也燃烧起来,而且很快引起油箱燃烧,终于酿成一场大灾。结果,一座180平方米的车间,包括三部50瓩交流发电机和一部20瓩交流发电机,还有直流发电机、冲电机各一部,蓄电瓶6只等全部烧毁。共计损失人民币20700元。这就是铜矿的历史上一次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