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高水平建言助推文成高质量发展!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 发布日期:2023-02-14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30213170129.jpg

在上午的开幕会上

委员在大会发言环节

结合自身调研成果发出“好声音”

其中22名委员作书面发言

8名委员作现场发言

委员们满怀热忱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不仅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金点子”

更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启发

赶紧往下看——


点击播放视频

 


昌娟.JPG

昌娟委员

做足“旅游+”文章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做强“旅游+文化”,加快“伯温文化”IP开发

以刘伯温文化为龙头,融合畲族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有文成辨识度的“旅游+”产品,通过“伯温文化”IP创造性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二、推动“旅游+康养”,打响浙南养生福地品牌

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优势,依托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天湖康养医院、干细胞技术应用中心,打造森林康养、禅修康养、运动康养、乡村康养、医疗康养等旅游精品路线。

三、布局“旅游+体育”,打通体旅融合发展赛道

积极与省体育局沟通协调,全力申报推荐体育旅游线路、体育旅游景区、体育旅游赛事活动。

四、发力“旅游+美食”,打造特色美食旅游业态

畲族聚集区的“百米长桌宴”、满桌都是故事的“伯温家宴”、深山种出蔬果做的“森林养生宴”,以及药膳贡兔、包头鱼、家烧酒等特色美食一直是文成的鲜亮名片。

五、聚焦“旅游+商贸”,构建全业态的产品体系

发挥侨乡优势,注重借力侨商、文商资源,依托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西欧风情小镇以及“特农汇”“侨品汇”等线上线下平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业态旅游产品体系。

六、做优“旅游+农业”,创新农旅双链发展模式

围绕文成贡茶、金丝黄菊等特色农产品做精乡土特色产业,依托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原乡田园世界打造我县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创意博览园区,围绕四大庄园开展一系列乡村农耕采风体验活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周冬生.JPG

周冬生委员

破解制造业企业“技工荒”难题  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建设

一、创新人力资源山海协作模式

重点依托文成-瑞安、文成-上虞“山海协作”工程,全面发挥瑞安、上虞两地“工业强市”优势,持续开展人才结对、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促进两地人力资源劳务输出协作。

二、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过程,要做好系统规划、分步推进。近期(3-5年),在我县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委托周边县市的中职或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培养,有需求的企业可以提前介入,与学校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确保学成后即可就业。中期(5-8年),在我县开设专业、生源稳定的情况下,逐步引进师资力量,添加实训设备,基本完成校本部的专业课程设置。远期(8-10年),逐步扩大专业设置规模,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和细分专业类型,突出文成蓝领培养特色、特长,并完善校企对接机制,形成我县制造业发展的技工队伍培养良好局面。

三、营造制造业就业良好氛围

宣传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为契机,转变县内群众对我县工业发展形势的认识,充分提高对本地就业创业环境的信心。同时,做好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加强对机械工种的政策、专业、学习形式解读,以及做好当前就业机会、工作待遇等方面的介绍,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王夏叶.JPG

王夏叶委员

进一步完善惠侨政策措施  促进华侨回乡创新创业

一、借鉴他山之石,系统提升政策“聚合力”

同为我省重点侨乡的青田县已于2021年出台《青田县加快华侨要素回流 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政策文件,建议我县学习借鉴青田县的有关先进经验,结合本县实际,由县政府牵头,整合全县涉侨政策出台的各部门力量,研究出台关于打造特色商贸平台、总部经济回归、侨智引进、欧陆风情体验、侨胞安居等多领域融合的系统性优惠政策,激发华侨要素在共同富裕推进过程的激情与活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优化我县物流枢纽布局和规划,加快建设侨贸物流园,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完善连通内外的交通网络,创新跨境多式联运新模式,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跨境物流贸易体系。

三、加大服务保障,开启创新创业“加速度”

金融支持方面,如设立华侨创业基金,提供优惠额度与利率,简化跨境电商交易手续等;待遇保障方面,如个人投资强度达一定额度的,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给予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保障等;人才培养方面,可为华侨免费提供相关职业就业技能培训,对优秀人才或团队给予金融、落户、住房等优惠倾斜,给予“一事一议”配套扶持政策等。


王中旺.JPG

王中旺委员

做优研学旅行品牌  打造旅游新IP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动监管规范化

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主导作用,编制我县研学旅游总体规划,出台设立研学基地、营地的优惠政策,助力打造专属我县的研学旅行品牌。制定研学旅行服务标准等政策文件,研学基地要有一定规模集中接待学生餐饮、住宿服务的能力,提高行业门槛。

二、推进全域研学,延伸研学产业链

要全面推动研学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研学旅游资源库,按照“一景一策”思路,组建“政府+学校+研学机构”的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开发研学产品,将全县“研学游”项目进行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按照“一镇一游”思路,推出“研学+农业”“研学+科普”“研学+红色”“研学+文化”等业态,丰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如南田可以打造刘基文化研学基地、二源百丈漈打造农耕实践基地、西坑黄坦畲族文化实践基地、珊溪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峃口体验型实践基地、玉壶侨文化实践基地等。

三、打造集成营地,增强设计针对性

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实践目标,规划建设适合各阶段的综合性体验研学营地,设立研学实践课堂,科学系统开发农耕文化、自然教育、探险运动、诗歌非遗等课程,提升研学体验,吸引县内外学子前往研学。


蔡淑珍.JPG

蔡淑珍委员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提升县城教育能级

一、优化布局,加快教育项目建设

学前教育方面,要确保龙船垟幼儿园今年9月投入使用,尽早建设苔湖幼儿园和龙溪幼儿园。小学方面,要尽快开工实验二小迁建、实验小学樟山校区新建工程、龙川小学扩建工程,将老文中校舍(现实验二中校舍)改建为实验四小。另外,今年启动县城小学中央厨房工程,在年底前解决县城3所公办小学中午就餐问题。初中方面,县城现有中学要达到全寄宿要求,搬迁实验二中至原求知中学校舍,改建老职高校舍为初中学校,开工樟台学校扩建工程,在龙川下田垟开工新建初中学校。高中方面,尽快投用职业高中项目,并将武阳书院或二高搬迁至现黄坦中学校舍办学。

二、创新机制,做好项目融资保障

鉴于目前我县财政紧张,在向上级积极申报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的基础上,建议县里成立教育发展投资公司,以其为学校工程建设平台,用教育资产作为抵押进行项目融资。同时,可将食品配送、后勤服务、学校维护、学校临时用工劳务派遣等纳入教投公司,促进教育规范化发展。

三、凝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做好县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发改、住建、资规、审计等部门及大峃镇的紧密配合。建议县里建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在不突破政策法规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各配合单位勇于担当的热情,确保学校建设在审批、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快速有序实施。


陈方静.JPG

陈方静委员

加快打造县城精品游线  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一、优化旅游线路规划

主要是打造三条线路:一是红枫古道精品线路。重点抓好数条红枫古道和峡谷景廊等景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丰富红枫古道及景区旅游项目和内涵,整合打造县城户外拓展精品线路。二是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度挖掘金南、里阳等田园体验项目,加快吴岭等未来乡村建设。依托丰农生态园、龙川山水乐园等农庄,让游客感受栽种、采摘、钓鱼等乐趣,优化提升农庄吃、住、玩等业态,将休闲体验与传统的观光休闲有效结合,增加旅游的趣味性,让外地游客来大峃体验“向往的生活”。三是县城水上休闲旅游线路。依托“中央水轴”,精心谋划泗溪河音乐喷泉和水上运动项目比赛项目,同步开展泗溪河两岸旧业态整合和新业态培育,推进中央水街商业圈发展。

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深入挖潜扩能增强酒店、宾馆接待能力,积极引入知名民宿品牌入驻,带动“民宿经济”发展,提升接待档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饭店、宾馆、民宿建设和经营,加快酒店、餐饮、购物、厕所及娱乐设施等的建设,完善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充分发掘县城特色资源,培育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更好地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收入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

三、打造特色经济商圈

“侨旅融合+月光经济”为特色,以老城商圈、泗溪河两岸为重点,加快樟山新区开发和苔湖侨乡风情商业街、二新月光经济商圈打造,推进城市综合体、精品背街小巷建设,试点“后备箱经济”,鼓励引入“白+黑”24小时商业业态,营造城市夜间休闲旅游氛围,不断提高游客过夜率和附加价值。

 

 刘钦华.JPG

刘钦华委员

引入“乡村运营”模式  助力打造未来乡村

一、加快顶层设计,为乡村运营搭建“硬核”支撑

建议成立乡村运营工作专班,制定以乡村运营为抓手的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目标任务、强化要素保障,为乡村建设、乡村运营撑起“四梁八柱”。

二、加强策划包装,为乡村运营注入“强劲”动能

我县乡村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手工艺术、原创美食等,许多村落自带IP,但因缺乏运营,沉睡一隅。建议搭建“乡村资源与运营招商发布窗口”,整合全县有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运营发展空间的村(社),由县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发布和招商。要从资源激活、产业运营、特色挖掘、品牌化运营等多维度发力,激活闲置资源变废为宝,打造成极具特色的“一村一品”,实现“多产融合”的美丽蝶变,带动全村共富。

三、推动样本示范,为乡村运营展现“标杆”力量

要不拘一格、创新模式,建议选取基础设施较好的美丽乡村,先行打造“乡村运营”集成标杆,可供全县村(社)参考复制。建议我县南田武阳、西坑让川、百丈漈下石庄、玉壶垟头东溪等,引进有成功经验的专业运营商,挖掘与乡村发展趋势适配性较强的新兴产业,让这些村落插上腾飞的翅膀。

 

 林柱.JPG

林柱委员

加强森林资源合理开发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挖掘资源,书写林下经济开发“新篇章”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产业,依托优质次生阔叶林的林下环境种植特色地道的中草药,如金线莲(海拔800米以上的名贵药材)、黄精、铁皮石斛、香菇、羊肚菌等,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唤醒”生态资源,助推5个国有林场转型升级和帮助当地村民走上生态惠民之路。

二、整合资源,按下森林康养产业“快进键”

近年来,高品质健康生活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最求。考虑到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康养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发掘,森林康养突破了传统的医疗产业单一的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转变,康养产业市场快速拓展,康养旅居、运动、疗愈、研学等业态逐渐形成。

三、重组资源,打好森林+文旅+体育“组合拳”

一是打造森林旅游乐园。将生态旅游项目、农业扶贫开发项目等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前景好的森林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一批中大型的惊险刺激的森林设施,精心建设一批时尚新潮的森林乐园,并通过政府整合抱团集中推向市场,不断提升我县森林旅游品牌品质。二是打造森林体育赛事。发挥好高山森林的山地特点,按照“健康中国”理念,建设一批健康游步道、旅游古道等,以此形成推动全民健身的社会新风尚。合理开发利用森林防火道,改造升级成汽车越野赛道,打造几个如“绝望坡”之类的网红打卡点,并组织举办高标准、高规格的全赛道型汽车、自行车越野拉力赛,打响知名度。三是打造森林研学基地。我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原始森林中有脊椎动物5纲34目379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树种30多种、动物有20余种。通过打造自然研学基地——天然博物馆,进行自然教育学科开发,既能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内容,也可以满足游学、写生、摄影等兴趣爱好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