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文成文史】耕牛的文化(一)

  • 发布日期:2023-03-14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623.jpg

在人类文明史上,特别是农耕时代,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人非五谷之生,五谷非耕牛不长。种田靠牛、拉车靠牛,甚至连人的姓氏、名字、属相、语言等都与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代李纲《病牛》诗曰:“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可见牛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耕耘,直到苟延残喘。它任劳任怨,风雨无阻地犁耕着农田,给农人带来丰收的希望。

耕牛从牛犊时起,就要忍受皮肉之苦痛,即“桊牛鼻”。用铁锥贯穿左右鼻孔,再穿上小木棍或小铁环,继而套上牛绳便于驯牛及防止牛的逃跑。稍长大点就得拉去学耕地,还要学会听懂农人的口语指令,如“嗨”是前进的意思,“转捩”即转弯或掉头。

通常农人会用牛绳拽过来以指示左右方向,或用“柴簛(赶牛用的竹枝)”轻摇右边即往左边转,摇左边则往右转。走直线也用同样的方法,但会以“底”“出”的口号来指令,“绾”即停止的意思。驯服一头新牛通常需两年时间,才能让牛勉强熟悉耕地顺序,新牛脾气犟不听从指挥,力气“俴”(浅薄不耐力)不会保存实力,通常用完力气就发牛脾气罢工,而老牛则会慢慢耕,用力持之以恒,所以农人常以此来比喻小伙子和老人做事的习惯。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521.jpg

农人长时间与牛的接触与观察,根据牛的生活习性及脾气,积累了一些专门与牛相关的语言:比喻人勤劳称为老黄牛,做苦力者称为牛耕田,狂饮者称水牛喝水,暴食者称牛吃草,鲁莽行事叫牛皋(睾),脾气暴躁者称牛脾气,瞪眼称“牛卵袋”,少年打架称牛相。

牛龄(一般指出几个牙齿为牛龄)相近的牛一旦相遇,必定会发生肌体冲突,而且是狠命地斗,难以阻隔,往往需要采取点燃柴火,放在两头牛的牛头之间才得以阻止。两牛相斗时必瞪着布满血丝的牛眼,所以常常比喻人与人吵架的前兆是瞪牛眼(布满血丝)。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524.jpg

还有一个字“特”(音同队第三声),凡是文成人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几乎一句一个“特”,且认为这个字(语音)很土很不文雅,其实不然,“特”字指公牛的意思,语出张缵《南征赋》:“云怒特之来奔。”泛指雄性牲畜。先民们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观察到牛发情交配时是不分场合的,且公牛的生殖器向外翻露,所以认为这样很土、很特别,故取牛的别名为“特”。在后来的演变中,渐渐地误解成单一雄性(牛)的生殖器,以至于变成很多人羞于启齿且又难以离口的日常口语。“特”,邻近的一些地方(如永嘉、景宁)也说“特”时是作特别的意思。在文成的口语中,一般作为带有警告语气的口语用词而已,比如说:“特(队),勿懵来。”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728.jpg

老一辈人关于牛的传说有很多,牛具有天生神力,又是农人的亲密伙计,所以这些传说中多为讴歌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很早以前,三官大帝中的天官下到凡间赐福时,看到人们衣不蔽体。烈日炎炎下,农夫挥锄掘地汗如雨下,甚至看到用人拉犁耕地的情景。天官看到农人农耕劳作如此辛苦,遂回天宫准备赐牛下人间予以帮助农人耕地,又赐予会吐丝可织衣的天虫,让人间有衣可穿。可是牛很笨重又不会腾云驾雾,他只好命令天虫把牛背到凡间。当天虫背着牛接近地面时,牛迫不急待一跃而下,不料牛嘴刚好撞到一块石头上,致使其上排的门牙全部掉光光,牛头的头心部位也被撞了一道疤。时至今日,牛嘴里上腭部没有一颗上门牙的存在,头心部位还残留一道疑似伤疤的圆旋(方言称晕)留在上面。天虫自从背了笨重的牛以后,它柔软的后背就永远留有牛的四只蹄印。天虫来到人间,日夜不停地吐丝,人们把这些吐出来的丝织成布。从此后,人们耕地有牛,有丝织的布制成衣服可穿。但是人们不知道天虫叫什么,只知道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虫,所以就称它为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