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文成文史】耕牛的文化(二)

  • 发布日期:2023-03-16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623.jpg

村中的耕牛主要有黄牛和水牛两种。黄牛性情温和,力气小,但颇有耐力,只是耕地速度慢。水牛食量大,脾气暴躁,但力气大,耕地速度快。水牛经常要以水来帮助其体表散热,在炎热的天气下耕地时,水牛往往不受农人驾驭,随性躺在水田里打滚(俗称牛油溏)。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见水就猛冲过去,尽管牛身上还挂着牛轭等耕具,所以水牛难以驯服与驾驭。早年,一些上了年纪的农人会优先选择性情较为温和的黄牛作为耕牛。但是黄牛力气小,速度慢,常被人们比喻成慢动作、无脾气的代名词,比如“皮抶如黄牛”“越抽越慢”“皮厚如黄牛皮”等等。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517.jpg

关于水牛的一则典故叫“吴牛喘月”,便知水牛之习性。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这么一则故事:晋人满奋,字武秋,官至尚书令。一次他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实际上很严实,但看起来却像透风似的。见此情景,满奋面现难色。晋武帝问他为什么犯难?满奋回答说:“臣好比吴地的牛,看见月亮就喘起来。”原来吴地的牛多为水牛,最为怕热,太阳一晒,它就发喘。久而久之,一旦看见月亮,便误以为是太阳,也喘息不停。如李白诗曰:“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牛的喘气声称为“牛犨”,农人往往把在费力劳作或急促行走时的喘气声比作牛犨,暗喻为勇猛或用力过度的意思。

微信图片_20230315103436.jpg

炉山底村内老一辈农人是拒绝食牛肉的,认为这样很残忍,有违良心,更别说宰杀耕牛了。当时政府也明令禁止宰杀耕牛,只有到了耕牛老得不能再耕地时,才可以宰杀。在宰杀的现场,旁观者一律把双手往后交叉作牛耕状,以示悼念耕牛辛苦的一生。同时在宰杀时用布蒙住牛的双眼,因为耕牛在宰杀前会双眼流泪,故以布蒙其双眼,实为不忍心见其怜状。可见炉山底村民们是多么爱惜耕牛的生命,十分尊重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过年时,在祭祀三牲六畜活动中,把祭祀牛作为第一位。平时农忙,除了给它吃新鲜的青草外,另加一顿“营养餐”(麦麸或米糠伴酒糟)。特别是春耕时会给牛灌“红酒”(家酿的米酒),牛喝了酒后更有耐力和劲道。

微信图片_20230314154521.jpg

因为牛的体形大、重,通过山旮旯、上下坡易造成牛“前隔”(前肢)脱臼,农人称脱膈。当时村内有专门帮助脱臼的牛复位的“牛医”,通过一种专用的木杂架在牛的前膈部位,轻轻一踏,就能听到一声前膈复位的声音。

牛与犁是不分家的,农耕时形影不离,所以做一把好的犁也很重要。选好曲木当犁脚(约为钝角形)、犁楤(中间部分往上拱两头略下垂的樛木)尤显重要,再由犁牮(需用柞木)、犁把、犁拴配以生铁做的犁头(犁铧)、犁鐴,又称犁耳,安装在铧上部的直立铁板,其作用是使被犁铧耕起的土块翻转而利于晒垡或碎土)。元代王祯《农书》卷一三:“起其墢者鑱也,覆其墢者鐴也。”犁一般由农人自行制作,不是所有的木工匠人都可以制作犁。要做一把好犁则需诸多的讲究,轻、稳、正、牢固、深浅度、手感舒适度等都需考虑周全。

微信图片_20230315103443.jpg

牛轭,由牢固的曲木或弯曲的树根做成,套在牛肩上,两边钻孔置放耕链连接犁拴。牛绠藤(链)是连接牛轭与犁的两条铁链,分别悬挂在牛肚的两边。牛靷缏,则是绕过牛咽部下方,用以固定牛轭以防脱落的工具,但要求松紧适度。牛嘴篰,是一种竹篾编成的圆斗状的东西,刚好套在牛嘴上,防止耕牛在犁地时偷吃农作物影响犁耕质量和速度。“牛嘴篰”在日常的口语中,农人常把它比作“贪吃”的克星。俚语有“嘴巴馋,给火惔”,警示人们不要贪吃。“嘴篰旁边馋(想吃又吃不到)”,这句话就是说耕牛贪食而不守耕犁规则被强制套“牛嘴篰”。

 

来源:文成文史资料《炉山底故事》

作者:王维旦